台下,是如雷掌声。
2010年12月13日,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有幸造访本校,为我校在籍学生举行了一场以“全球化”为题的讲座会。在公开对话时间,笔者抓住了机会,问出了已在白纸上改了多次的问题。
敦马:“首先,我国的土地已逐渐减少,棕油的产量在逐年减少是无可厚非的。其二,印尼的棕油发展商,有至少15%以上是来自大马的投资者,所以印尼棕油业的蓬勃发展,与大马的外资投入有密切关系。”
一贯的官腔式回答早已是预料中事,可是至少笔者知道,刚刚的问题,至少也有将大马目前正在面对的现实状况,如资讯般带给了在场的群众。
由此澄清,笔者从不认为,举手引起温总理的举动,称之为【强逞英雄】。
前日马大学阵与校阵及校方在学生代表竞选期间闹出的风波不断,看在笔者眼里,心里除了愤愤不平,还有对不平则鸣的同学们的深深钦佩。因为为了学生的福利,试图对校方的霸权做出抗争,这种抛头颅,这种洒热血,是有其道,更需其道。
由此表明,笔者从不认为,要与温总理交流的坚持,呼之为【硬出风头】。
然则除了这两个原因,无论怎么反复思考,笔者怎么也不明白,到底为什么闹得最后非得要撰写公开信不可的地步,那份坚持才得以罢休。
首先,从【动机】层面而言,举手尖叫的那份举动,到底是为了什么原因?
令笔者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的是,怎么那份坚持,原来是要问关于“中国维权人士艾未未的逮捕”以及“六四事件”的问题。
先勿论怎么标签这些问题是所谓的“敏感”话题,首先,坚持来干嘛?
知道艾未未为什么到现在都还未被有关当局释放,会对大马疲弱缓慢的民主进程掀起了什么样的巨涛骇浪?明白了六四事件的来龙去脉与中国是否对其事件进行检讨与反省,会对大马时下年轻人对国家政坛发展严重冷感的问题,起了什么样的脑力激荡?
泱泱大国,其国策不是不能质疑,其党章不是神圣不可亵渎,可是这份坚持,真的确定是因为温总理说他喜欢和青少年交谈对答而举手,真的是希望温总理能解答对中国的疑惑重重而举手的吗?作为学生领袖,那份坚持,对自己能力范围应该做、必须做、可以做,却没有去做的事情,泛起了多少的涟漪?
其次,从【场合】层面而言,硬要发表意见的行为,到底出自什么推动力?
作为大马第一学府的代表,举手投足,对国家的形象起着一定的影响力。也许有人说这叫夸大其辞、这叫言过其实,可放下情绪想想,温总理造访马大的原因到底是为了什么?
三天的行程要为两国之间八项协议作出讨论是极其紧促的,可温总理依然抽空到所谓的第一学府露面,就算是做戏也好,也算是做足了功课,给足了我国面子。
三天的行程要为两国之间八项协议作出讨论是极其紧促的,可温总理依然抽空到所谓的第一学府露面,就算是做戏也好,也算是做足了功课,给足了我国面子。
可在一个庄重的两国交流之场合,坚持要向温总理呛声,要让温总理难堪,这份坚持是为了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堂堂一个纵横世界官场的强国国家领袖出国官访,理应身经百战,面对国际媒体毒舌般的呛辣问题依旧面不改色的对答如流,尽显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狐狸本色,会害怕一份黄毛小子的坚持不成?
然则要知道,你不是国际记者,他人这么问是必须向世界媒体交差,这是他的工作;你不是国家领袖,他人这么问是国家政治势力之间的手臂竞赛,为了向中国的国家管理政策发出质疑与挑战的政治角力;让他难堪,向他呛声,是工作,是挑战。
你,不过是一份你觉得有其道,却无其道的一份坚持。
还是,你以为你是什么?
故勿论马大校方在此次事件当然也有不着的地方,先是事先安排代表提问预设好的问题,后而恫言恐吓在台下吵吵嚷嚷的坚持,这是笔者所不能苟同的。然则静下心想想,这世界没有所谓绝对的【言论自由】,即便是民主大国諸如美国,亦坦承在人类所能认知的客观世界里头,言论自由是不可能发挥至淋漓尽致的,尤其在牵涉两国邦交的集会上,要让人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是任在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都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也许听起来让人愤愤不平,改变也许并非没有可能,然则在改变之前,这是人们不得不接受的客观事实。理由很简单,因为没有国家愿意冒着任何在建立邦交的事宜上节外生枝的风险而无从管制,只因人类的社会文明进程,还没有发展到一个可以自由发言,却不会让言论无意中变成伤害性武器的成熟状况。预先的安排是无可厚非的,或许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行得通吗?
血脉喷张、声援不断的同时,放下口号、摆下自尊,仔细地分析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正是现代人们所缺乏的客观与中立。誓死捍卫举手坚持发言的权利,也得看动机,更需看场合。因为无法说出自己心中的话而自觉被校方打压,后援会更因如此而在互联网上掀起一阵反声抗潮,这是为了反抗而反抗的反抗。把纯粹【自由说话的权利】肤浅地诠释为自己所认知的【言论自由】,是今天那份坚持,因为主观而犯下的最大错误。
与母校的小学弟,被隆而重之介绍出场的【提问小弟】 – 陈劭康共勉之。
坚持应有其道,惜而无其坚持之道,满腔的热血反潮,总会冲昏了本该冷静思考的头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